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解碼九三閱兵多個突破

2025-09-08 09:26: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九三閱兵后,“軍迷變軍盲”的話題迅速登上了社交平臺的熱搜。拿東風導彈來說,2019年的國慶閱兵上,東風-41核導彈方隊首次亮相。當時對東風-41的評價是:“最先進最具有威懾力的大國長劍”。這幾年,軍迷們一直在等東風-51的消息。結果這次九三閱兵上,東風-51沒來,來的竟是東風-61。

  九三閱兵集中展示了陸、海、空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雙座座艙的殲-20S和無人僚機;4型戰機組成的艦載機梯隊……這些閱兵式上出現的新裝備,意味著什么?

  突破一:打擊范圍覆蓋全球

  很多人看完閱兵,都記住了“打擊范圍覆蓋全球”這八個字,這是“東風-5C”接受檢閱時的解說詞。一般來說,射程在12000公里以上,會被稱為“具備全球打擊能力”。這次“東風-5C”特地提到“覆蓋全球”以及“全時戒備、有效威懾”,軍事專家認為,這意味著其性能上的突破。

  總臺央視記者 王曉丹:這就是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巨大的導彈由三臺特種裝備車分段搭載,其中,彈頭部分獨立展示,它采用的是圓錐形的設計。

  核導彈第二方隊方隊長 王黎明: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打擊范圍覆蓋全球,是此次戰略打擊群最后亮相的戰略重拳。手握王牌重器,肩負神圣使命,我們全時戒備、有效威懾;聽令出鞘、砥定乾坤!

  突破二:“三位一體”核威懾能力再升級

  和2019年閱兵不同,這次的核導彈群并沒有按照型號來劃分方隊,而是直接以“第一方隊”“第二方隊”接受檢閱。其中,核導彈第一方隊首次集中展示陸、海、空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

  核導彈第一方隊,首次集中展示我軍陸、海、空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專家表示,它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其中“驚雷”的出現,補足了我們之前在空上的短板,足以讓威懾范圍進一步擴大;二是,海基生存能力極大提升。

  上次閱兵“巨浪-2”出場,叫“潛射遠程彈道導彈”,而這次的“巨浪-3”,叫“潛射洲際導彈”。從“遠程”變“洲際”,意味著“巨浪-3”的射程增加了。

  總臺央視記者 王曉丹:我們可以看到導彈車的車頭造型非常獨特,采用的是單側駕駛室的設計,體現了現代武器裝備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理念。我們了解到,核導彈第一方隊由多個軍種混編組成,集中展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是守護國家安全的堅實后盾。

  核導彈第一方隊 馬少軍:方隊所屬四型裝備作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列裝部隊后讓官兵保家衛國的底氣更足、強軍興軍的信心更強。能夠看到大國重器威武列陣接受檢閱,能夠執掌大國長劍馳騁疆場制勝萬里,我們責重如山、倍感榮耀。我們將始終聚焦備戰打仗,不斷錘煉勝戰本領,努力鍛造支撐大國安全的戰略重拳、捍衛世界和平的懾敵重器。

  突破三:“忠誠僚機”從概念到實戰

  閱兵結束后,有一個概念也被軍迷們反復提起——就是“忠誠僚機”。“忠誠僚機”指的是具備高度自主作戰能力的無人戰機。“忠誠僚機”可以當長機的“眼睛”,它可以一直開著雷達“大搖大擺”地探測,而機完全可以保持靜默。而且,“忠誠僚機”本身也可以攜帶彈藥,是機的武器庫。那么,誰可以作為“忠誠僚機”的長機?答案就在這次閱兵式中的殲擊機梯隊中。

  總臺記者 馬宇辰:此次閱兵,殲擊機梯隊是受閱新機型最多的梯隊,5型戰機更是制勝尖刀上的刀尖。電子戰飛機殲-16D,隱身戰機殲-20、殲-20A、殲-20S和殲-35A的集中亮相,不僅體現出“殲擊機家族”的不斷壯大,更體現出中國空軍綜合作戰能力的不斷提升。

  殲-16D電子戰飛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專用電子戰飛機。

  殲-20、殲-20A飛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重型隱身單座多用途戰斗機,具備良好的精確打擊、態勢感知和機動能力。

  殲-20S飛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重型隱身雙座多用途戰斗機。

  殲-35A飛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型隱身單座多用途戰斗機。

  殲擊機梯隊 王旭:隱身戰機不是一個獨立的機型,它更多的是一個體系。它起到的能力不是“1+1=2”的效果,可能是“2×2>4”的效果了,可能是個指數級的上漲。

  在王旭看來,單機的精準是“點”,編隊的協同才是“面”,只有每個“點”都嵌入“面”中,才能形成無懈可擊的戰斗力。因此,他要求團隊不僅個人要硬,整體更要強。

  殲擊機梯隊 王旭:對于我們殲擊機梯隊而言,我們都是混編進行飛行,說明現在我們的訓練不是單機型的一個作戰,也不是單機型的訓練,一定要融入體系當中,一定要全要素提高能力,才能更好達到作戰目標。

  走進歷史是為了走向未來,紀念勝利是為了永遠勝利。如今,殲擊機最新機型集中亮相,標志著人民空軍正進一步提升綜合作戰能力,更好地肩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神圣使命。

  殲擊機梯隊中的殲-20S具有串列的雙座座艙,據分析,增加的后座飛行員可以指揮無人機群,從而實現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專家表示,“忠誠僚機”聽從有人機的指揮,隨時為有人機提供幫助,可以極大豐富空中作戰的可能性。

  而在這次閱兵中,空中無人作戰方隊接受檢閱時,也明確提到了有無人僚機。

  突破四:航母戰斗力的躍升

  這次閱兵,航空母艦無法參閱,但這并不意味著閱兵和航母沒關系。閱兵中,由4型戰機組成的艦載機梯隊接受檢閱,意味著航母戰斗力的躍升。

  艦載機梯隊中,殲-35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隱身艦載戰斗機,是海軍實現由近海防御型向遠海防衛型轉變的標志性裝備。殲-15DH、殲-15DT、殲-15T,都是在殲-15基礎款上的改進型,更強調其“進攻”的屬性。

  艦載機中殲-15后面字母都是代表什么意思?DHT三個字母,“D”是電子戰,“H”是“滑躍型”,“T”是“彈射型”。我國三艘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都是滑躍起飛,福建艦是電磁彈射起飛。所以后面帶H的,可以上遼寧艦和山東艦,后面帶T的,既可以上福建艦,也可以上遼寧艦和山東艦。

  總臺記者 歐陽逸:我現在身旁這架涂裝為海軍灰的殲-15DH電子戰飛機,正在進行起飛前的最后檢查工作,即將與其他艦載機展開編隊飛行訓練。大家可以看到殲-15電子戰飛機,它的座艙是前后雙座艙,此次艦載機家族的全新亮相,體現了未來作戰理念和作戰樣式的多元化,將大幅提高海軍艦載航空兵的戰斗力。

  隨著指揮員的命令下達,殲-35、殲-15DH和殲-15T依次滑出升空,組成的艦載機梯隊,展開編隊飛行訓練。這是艦載機家族4型戰機在全國人民面前集中亮相。

  海軍航空大學某部 唐日勇:殲-15DT飛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彈滑兼容型艦載電子戰飛機,具備電子對抗和彈射起飛等功能,主要擔負編隊支援干擾和反輻射打擊等重要任務,能進一步提升艦載機裝備體系作戰效能。

  殲-35艦載戰斗機,是我國自主研制新型隱身艦載戰斗機,采用一體化設計的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總體布局。

  海軍航空大學某部 王科棟:殲-35飛機以制空作戰為主,兼顧對地、對海作戰,具有隱身制空、彈滑兼容等特點,是海軍實現由近海防御向遠海防衛轉變的標志性裝備。

  隨著人民海軍“三航母”時代的開啟,殲-15、殲-35等艦載機登上航母,主戰裝備由單機型成長為多機型,本次亮相的殲-15DT、殲-15T系列艦載戰斗機專為彈射而生,具備滑躍和彈射起飛的雙重適配。

  殲-35和殲-15T系列艦載戰斗機的組合,將形成高低搭配,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作戰能力,實現1+1>2的效果,有效提高航母編隊遠海作戰能力。

  海軍航空兵某部 朱博元:未來的戰爭都是體系之間的對抗和較量,對航母編隊來講,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整個航母編隊部署在遠海大洋,所以它更需要一個局部的、體系之間的配合,這個體系里面包括預警機、戰斗機、電子戰飛機以及其他水面艦艇力量。比較典型的航母編隊體系構成有我們的殲-35飛機、殲 -15T飛機、殲 -15D飛機,以及空警600。在不遠的將來,會更加顯著地體現它的體系作戰能力。

  除了艦載殲擊機系列,在閱兵中出現的空警-600預警機,支持彈射起飛,這也意味著,它適合福建艦。固定翼預警機能夠為航母戰斗群提供更長的預警時間,大大提高攔截效率,這都意味著航母作戰能力會實現新的突破。

  總臺記者 郭領領:在我身后,就是空警-600,它的體積要比空警-500A要小很多,為什么小,因為它要在航母甲板上完成起飛降落。它的長度和寬度都做出了調整。雖然體積小,但是它的作用發揮和空警-500A預警機是一樣的,可以讓殲擊機在海上看得更遠,綜合發揮海上作戰體系的態勢感知能力,所以它也被稱為“海上移動的空中指揮所”。

  總臺記者 郭領領:跟我們講講,它在機翼上有什么特點嗎?

  預警指揮機梯隊 李淵:可以看到作為一款艦載預警機,最大的特點就是機翼可以折疊起來,在航母上,就可以停更多的艦載預警機,在起飛和作戰方面更有利于效能的發揮。

  總臺記者 郭領領:這個飛機總體來說相對比較小。

  預警指揮機梯隊 李淵:麻雀雖小但是它五臟俱全,作為艦載預警機,功能還是十分先進的。它和艦載戰斗機一樣,空警-600艦載預警機也是安裝了尾鉤的,尾鉤讓飛機在航母上安全穩定著艦。

  總臺記者 郭領領:空警-600的誕生對我們海軍體系作戰意味著什么?

  預警指揮機梯隊 李淵:空警-600預警艦載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艦載全天候預警機,它是建設現代化海軍和提高航母編隊作戰生存能力必不可少的裝備。作為一款艦載預警機,它可以提高航母艦載編隊整體作戰效能。

   這次閱兵,是人民軍隊奮進建軍百年的嶄新亮相,也是中華民族捍衛世界和平的堅定宣示。我們用這場閱兵告訴了世界,中國有維護國家主權、捍衛民族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能力。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