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丨遏制農村高額彩禮,該如何發力?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 題:遏制農村高額彩禮,該如何發力?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胡璐、許晉豫、王飛航
“萬紫千紅一片綠”“三斤三兩”……結婚本是人生大喜事,可一些農村地區的彩禮動輒幾十萬元,成為壓在農民頭上的一座“大山”。
近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部分省份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整治經驗交流會,釋放出推進農村高額彩禮綜合整治落地見效的積極信號。
近些年“天價彩禮”整治成效如何?陋習為何難消除?下一步如何攻堅?“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深入調研。
局地見成效:上漲勢頭得到遏制
中央農辦有關負責人在經驗交流會上表示,針對農村高額彩禮突出問題,我國在宣傳引導、婚俗改革、婚戀服務、打擊婚托婚騙等方面綜合發力,推動局部地區彩禮上漲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江西省萬安縣彈前鄉旺坑村盧先佐夫婦近期正在籌備女兒的婚事,經過村干部多次上門懇談,決定將談好的10多萬元彩禮降至5萬多元。
“幾年前,我們這里一些家庭嫁女兒動輒要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彩禮,有些原本感情不錯的年輕人婚事因此陷入僵局。”旺坑村黨支部書記劉玉彪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要求黨員干部帶頭移風易俗,并加大宣傳力度,逐漸改變這一陋習。
成效背后是各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如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涉彩禮糾紛司法解釋和典型案例,為治理高額彩禮問題提供司法指引;民政部推動修訂《婚姻登記條例》,推進婚俗改革試點,倡導文明婚俗;農業農村部牽頭開展大操大辦問題治理;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部門積極指導各地搭建婚戀服務平臺,提供婚戀公益服務。
不少地方將彩禮問題納入村規民約,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作用,加強自我管理。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出臺的《關于加強和規范農村(社區)紅白理事會工作的指導意見》里,明確規定了婚嫁中的多項標準,其中彩禮金額原則上不超過6萬元。
一些地方還探索通過“低彩禮”“零彩禮”激勵措施,引導人們積極轉變觀念。記者在寧夏調研了解到,當地對支持婚俗新風尚的群眾除提供榮譽獎勵外,還在產業扶持資金、創業貸款、社區工作者招錄等方面予以支持。
27歲的王瑤去年嫁到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東塔寺鄉白寺灘村。由于積極踐行“低彩禮”婚俗新風,她被推選為村里的后備干部。“相比彩禮,我更看重對方的人品。”作為村里的宣教團成員,她打算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村民聽,助推形成好風氣。
記者調研了解到,從各地反映情況看,寧夏2024年開展治理以來,彩禮較治理前下降35%;福建11個問題突出縣平均彩禮較2022年下降15%以上;江西平均彩禮超過15萬元的縣(市、區)數量從52個降至13個。
治理新挑戰:“天價彩禮”換了“皮”
記者調研了解到,一些地區“天價彩禮”出現“新變種”,給鄉村治理帶來新挑戰。
部分地方“天價彩禮”形式更加多樣,從單一的現金彩禮演變為“三金一鉆”“五金一鉆一手機”等組合形式,部分地區甚至出現“彩禮清單”,再加上房、車的開銷,讓群眾不堪重負。
除了明面上的彩禮,部分地區還有名目繁多的改口費、下馬錢、離娘錢、買衣服等“隱性彩禮”,甚至對黃金克數有80克、100克等明確要求。
此外,一些短視頻、自媒體對“天價彩禮”的炒作,推動局部地區農村婚俗攀比心理加劇。
“我們村一個姑娘至今未婚。”山西省稷山縣稷峰鎮某村黨支部書記說,前些年有媒人上門提親,女方父母提出要18.8萬元彩禮,后來刷短視頻看到別的地方彩禮更高,要求追加彩禮,還提出在男方全款買的新房上加上女方名字。男方不同意,女方便“任性”退親。
“以金錢為基礎的婚姻關系是不牢固的。”寧夏基層法庭工作人員說,高額彩禮在當地“速成型”婚姻中比較多見。雙方相處時間短,婚后更易出現矛盾,調解不成便會對簿公堂。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鄉村治理與社會文化研究室副研究員龐靜泊認為,高額彩禮帶來的大額支出還可能使個別農戶面臨返貧風險。“彩禮問題已不單是私事,整治高額彩禮關系到鄉村振興和文明鄉風建設。”
打好攻堅戰:逐步消除問題土壤
當前全社會共同抵制農村高額彩禮的氛圍正在形成,但從根本上消除這一陋習仍任重道遠。
“農村高額彩禮問題是文化習俗、性別失衡、城鄉差距等多方面因素交織造成的,具有頑固性、復雜性、反復性。”龐靜泊表示,綜合整治必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中央農辦有關負責人要求,聚焦重點任務和地區,堅決打好農村高額彩禮整治攻堅戰、持久戰。扎實開展彩禮狀況摸底調查,加強農村婚戀公共服務,依法規范彩禮行為,加強宣傳教育引導。
農業農村部近期已制定農村彩禮狀況系統調查工作方案,并建立常態化調查監測機制。“只有把情況摸準摸透,制定的政策措施才能有針對性和操作性。”上述負責人說,各地要結合實際,提出界定彩禮范圍和高額彩禮標準的指導意見,為持續深化整治高額彩禮問題提供基礎支撐。
規范農村彩禮行為、促進移風易俗,要充分發揮司法作用。中央農辦有關負責人強調,各地區要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做好本地區涉彩禮糾紛典型案例篩選發布,并嚴厲打擊婚托、婚騙、買賣婚姻、借婚姻索取財物等違法違規行為。
下一步,如何探索建立既治標更治本的長效機制?
“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需要以釘釘子精神馳而不息抓下去。”南京農業大學教授仇童偉說,農村高額彩禮問題整治,既要抓彩禮本身,也要從制度上綜合施策,逐步消除問題滋生蔓延的土壤。
中央農辦有關負責人說,將鼓勵各地積極搭建農村婚戀交友平臺、婚姻服務平臺,發展公益紅娘隊伍,加強對社會婚介組織監管,對哄抬彩禮、違法牟利等行為進行嚴格規范,加強對農村適婚群體的公共服務。
龐靜泊認為,從表面看,農村高額彩禮是觀念和文明問題,但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整治農村高額彩禮問題,根本上還是要持續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更好發展。
對此,中央農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要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提高鄉村宜居宜業水平,更好解決農村青年生產生活的后顧之憂;還要根據農村適婚群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幫扶和指導,幫助他們增收致富、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婚戀成功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