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微觀察丨從大國外交讀懂習主席的“歷史觀”
勇擔大義,篤行大道。2025年秋日,密集的大國外交書寫新的篇章。
從天津到北京、從線下到線上,習近平主席接連出席多場重大活動,提出的中國倡議、中國方案,植根歷史、觀照當下、指引未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是銘記歷史、共創未來的重要時刻。”“歷史告誡我們,正義的信念不可動搖,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戰勝!”
習近平主席尊重歷史、敬畏歷史,“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讓我們通過密集的大國外交,讀懂習近平主席的“歷史觀”。
△2025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以史為鑒、察往知來
80年前,中國人民舍生忘死、浴血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80年前,“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聯合國應運而生。
時光荏苒,那段血與火的記憶不曾淡去。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是所有團結抵抗共同威脅的國家和人民勠力同心的結果”“我們對過去和未來負有共同責任——讓子孫后代免受戰爭災難,竭盡全力避免慘痛悲劇重演”……翻開上合組織天津峰會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的聲明,字里行間記述著來路何以成、前路何以能。
選擇以何種態度對待歷史?習近平主席在今年的“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的話語擲地有聲:“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勇擔大義、篤行大道,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堅定維護二戰勝利成果,讓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成果更多更好造福全人類!”
△2025年8月31日晚,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國際貴賓。
天津峰會,是24歲的上合時隔7年,再次在中國舉辦峰會。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議。這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之后,中國提出的第四個全球倡議,進一步豐富和拓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它書寫的不僅是上合組織的嶄新故事,更引人去感悟、去思索,去從浩浩湯湯的歷史里找尋通向未來的路。
金磚合作機制已走過19個春秋。9月8日,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線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我們要發揮各自優勢,深化務實合作,在經貿、金融、科技等領域打造更多合作成果,讓“大金磚合作”基礎更牢、動能更足、影響更大,更多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
習近平主席觀歷史大勢,發出堅定的中國聲音——“中國人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抗日烽火中,中國人民為了和平不惜赴湯蹈火。14年抗日戰爭,是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生死較量。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一艱苦卓絕的偉大勝利,永遠銘刻于中華民族的記憶,也永遠寫入了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史冊。
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近代以后,中國人民遭受列強的侵略、凌辱、掠奪達百年以上,但中國人民不是從中學到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而是更加堅定了維護和平的決心。
在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歷史告訴我們,越是困難時刻,越要秉持和平共處的初心,堅定合作共贏的信心”;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線上峰會,習近平主席進一步闡釋,“歷史昭示我們,多邊主義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依靠”。
△2025年9月8日,習近平主席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線上峰會,并發表題為《團結合作 砥礪前行》的重要講話。
人類生活在同一星球,應當同舟共濟、和睦相處。
面對變亂交織的世界,中國的態度一以貫之:“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守護世界和平安寧,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史為鑒、共創未來
歷史關鍵年份,世界見證大國擔當。
從天津到北京,中國同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深化友誼、拓展合作、增進互信——
上合組織已經成長為27國參與,地域范圍橫跨亞、歐、非三大洲,人口總數近世界一半,經濟總量約占全球1/4的世界最大區域組織,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強。
習近平主席指出:“回首來路,盡管亂云飛渡,我們踐行‘上海精神’而取得成功。展望未來,世界動蕩變革,我們仍須遵循‘上海精神’,腳踏實地砥礪奮進,更好發揮組織功能。”
△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大會開始前,習近平主席同出席大會的外方代表團團長前往天安門城樓。
勝利日紀念大會,61位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有關國家高級別代表、國際組織負責人、前政要等共同出席。昔日烽火中凝成牢不可破的友誼,今日發展時同向同行。
習近平主席從“中國式現代化”談到“世界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永遠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我們真誠希望各國都以史為鑒、以和為貴,共同推進世界現代化,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推動實現金磚國家歷史性擴員,提出全球南方開放包容合作倡議,習近平主席對金磚國家合作充滿信心:“只要我們擔當作為、守望相助,金磚這艘大船就一定能夠經受住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始終行穩致遠。”
目前,中國向160多個國家提供發展援助,同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把支持全球南方發展振興作為全球發展倡議合作的優先方向,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助力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
“在每個困難時刻,都得到中國的堅定支持和幫助”“中國擁有崇高的國際威望及建設性立場”“中國在當前動蕩的國際形勢下給世界帶來穩定性”……外國政要的感言,生動展示著何謂歷史所歸、何謂人心所向。
秉持“同球共濟”理念,堅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中國攜手各方踐行四大全球倡議,走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間正道。
△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招待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這是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同出席招待會的外國領導人夫婦共同步入宴會廳。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和清醒劑。
“堅持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一個始終熱愛和平的民族、一個始終言出必行的大國,將與世界各國一道,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