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讀懂“十五五”丨事關民生,“低空經濟”寫入五年規劃建議 釋放強烈信號
央廣網鄭州11月6日消息(記者 張麗娜)一架無人機掠過安陽林州的太行山脈,將包裹精準投送到偏遠山村,這條河南省首條無人機郵路已成為當地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在鄭州上街區,一架架“工業巨獸”級別的無人機從車間下線,交付全國各地……
據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2035年有望突破3.5萬億元。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產業發展全面提速。
“低空經濟”這個曾經陌生的詞匯,在“十五五”規劃建議中首次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身份亮相,標志著低空經濟從區域性探索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的系統布局。
低空經濟為何突然火了?
“低空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新藍海!”中共河南省委咨詢組研究員、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張占倉認為,從科學含義上講,低空經濟是航空經濟細分的一種業態,主要是以低空空域資源為依托,以各種有人駕駛或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載體,通過高效率配置資源,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之一。
“隨著科技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我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無人機研發與生產大國,各種各樣的無人機能夠為經濟發展、居民生活、空中特技表演等提供多方面的現代化服務。”張占倉表示,低空經濟已經成為新的風口產業,哪里抓緊時間乘風而起,就可能培育出快速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
快遞、巡山……低空經濟還能做什么?
河南在發展低空經濟的過程中,多種應用場景已實現常態化運營。安陽市在城市綜合治理、應急救援、文物保護(巡檢)、環境監測方面基礎上,探索新增了警務安防、血液運輸、外賣配送、飛行表演等新應用,并且在林州石板巖鎮12個山村探索開通并常態化運營無人機郵路,解決偏遠山區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
在鄭州,上街區、惠濟區等多個縣區發力低空經濟新賽道。上街區聚焦“通用航空之都”建設,以完善要素保障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打造河南省通用機場網絡主樞紐;惠濟區正打造谷翼(河南)低空經濟產業園一期,計劃聚焦低空經濟產業,打造無人機產業鏈,未來建成河南制造工業無人機產業基地……這片曾經孕育了中華文明的土地,正在低空領域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中原大地如何實現“想飛就飛”
“全市低空經濟領域相關企業超過160家,不出安陽就可以制造出一架整裝無人機,且90%以上的零部件來自本地。”安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工作人員說道。
河南省在低空經濟發展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鄭州、安陽是首批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低空制造產業鏈初具規模,無人機整機研發、制造等產業鏈完善。擁有藍天實驗室等14家創新平臺及科研機構,多種應用場景平臺逐步拓展。
鄭州是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為構建“空鐵陸網”多式聯運與低空配送銜接的物流體系提供了絕佳條件;有著航空運動基因與傳承的安陽,具有獨特的空域資源稟賦,擁有3000米以下、4420平方公里的開放飛行空域……
2024年,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促進全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為這片中原大地的低空經濟發展描繪出清晰路徑。
2025年,河南將完成低空基礎設施布局,初步建立低空空域管理機制,建成10個左右通用機場和一批直升機、無人機起降場地。低空經濟規模有望達到300億元,培育50家左右規模以上企業。到2027年,河南全省通用機場及兼具通用航空服務功能的運輸機場數量將達到約20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0億元。
同時,充分發揮鄭州、安陽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和安陽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低空經濟發展平臺作用,圍繞低空經濟產業鏈圖譜,聚焦整機制造和關鍵配件生產,強化科技創新,不斷延鏈補鏈強鏈,著力提升低空產業研發制造水平,加快低空產業發展。
今年6月份,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安陽組織召開低空經濟領域民營企業座談會,為謀劃“十五五”全省低空經濟發展聽取企業心聲。
未來已來:低空經濟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安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作人員表示,未來將結合市場需求打造更多應用場景,把技術創新變成豐富場景、把豐富場景變成廣闊市場,探索“本地試點—區域應用—全國標桿”模式,加快場景應用對外推廣,推動低空經濟實現良性循環。
隨著國家對低空空域的持續開放,全國各地發展低空經濟的實踐領域將不斷拓展,全國低空經濟全面發展并持續創造發展亮點的歷史趨勢已經明朗。張占倉表示,在低空經濟領域快速發展的一批企業將快速成長壯大,越來越多的低空經濟應用場景也將為城鄉居民工作與生活帶來日益豐富且更加便利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