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硬核又溫暖,杭州“六小龍”烏鎮首次同臺對話

2025-11-08 14:36: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烏鎮網事·光明觀察”系列述評

  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如約而至。11月7日下午,在峰會主論壇現場,“六小龍烏鎮對話”如期而至。作為今年峰會備受期待的環節之一,這場對話邀請到了來自宇樹科技、強腦科技、群核科技、云深處科技、游戲科學、深度求索6家企業負責人和代表,這也是他們自火爆出圈以來的首次同臺。

  

  “六小龍烏鎮對話”現場(記者 趙金悅/攝)

  創業初心:認準了,就扎進去

  從“名不見經傳”到廣為人知,杭州“六小龍”企業背后有著諸多精彩的創業故事。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回憶,2016年團隊剛成立時只有三個人,那時他們還不知道,不到10年,團隊規模會發展到上千人,自家產品還能被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創始人馬克 雷伯特記在心上。

  2017年,王興興第一次參加烏鎮峰會,帶來了自己團隊研發的“機器狗”,見到了不少行業前輩,因此也對“烏鎮印象非常深刻”。

  專注于腦機接口技術的強腦科技,創業的原點是創始人韓璧丞在哈佛大學求學期間的細心觀察。彼時,他和團隊成員看到腦機接口技術能讓自閉癥孩子開口說話、讓失眠者改善睡眠,覺得十分神奇,就想把那些笨重的儀器用這項技術重做一遍,讓更多人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群核科技聯合創始人黃曉煌表示,自己早年在英偉達工作時,就深切感知到了時代潮流,但當時“互聯網”領域的很多工作,還未被大眾廣泛接受。因此,他便立志投身互聯網創業。

  云深處科技創始人朱秋國的創業故事,起源于一句“2050年人形機器人隊伍能打敗足球冠軍”的預言。“不愿意等那么久。”朱秋國說,當時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已經能夠靈活應對戶外地形,我們能不能讓中國機器人也走出室外。這是他最初的創業初衷。

  作為“六小龍”中成立時間最晚的一員,2023年創立、2025年初“爆火”,深度求索一直備受關注。深度求索資深研究員陳德里表示,團隊以實現AGI為核心目標,聚焦硬核技術探索,以長期主義堅持前沿智能突破。

  時代機遇:風來了,順勢而飛

  過去十年來,中國互聯網領域風云激蕩、遍地藍海。2018年,強腦科技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把總部從美國遷至浙江杭州。

  “在國外做開發和研發步伐太慢,到了浙江,在當地扶持下,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韓璧丞說,創業十年來,腦機接口領域“風起云涌”。比如,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腦機接口被列為了六大重要未來產業之一。“我們越來越有信心把腦機接口做好!”他這樣說。

  王興興坦言,非常感謝杭州對創業公司的支持,并營造良好生態環境,讓我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熱情和價值,實現更多夢想,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

  創業的成功,除了要順應時代機遇外,更要敏銳把握市場動態。游戲科學創始人馮驥猶然記得,2016年,一個數據引起了他的注意——PC游戲分發平臺Steam上,簡體中文用戶占比首次與英文用戶持平。

  “這說明,中國潛在單機游戲用戶規模在世界上是領先的。”馮驥由此聯想到,2006到2016年,我們在熒幕上看到的多是引進電影;到了2016年,中國票房最高的電影已是中國團隊拍攝的本土題材。“這些案例讓我們感受到,如果中國團隊做了中國題材內容,且能追趕、接近,甚至超過國際水平,中國用戶就會給予相當大回報。《黑神話:悟空》正是得益于十年來中國游戲產業的發展,以及由此帶來對本土團隊的信任。”馮驥深有感觸。

  不懈探索:摔過跤,才站得更穩

  2024年,宇樹機器人、Deepseek爆火,帶動了杭州“六小龍”出圈。一時間,“六小龍”的名字傳遍大江南北。但事實上,他們并非一夜爆火,也絕非運氣。

  從自研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推動建立機器人生態,十年里,宇樹科技發展迅速。但王興興也談到,目前機器人面臨的最大問題和挑戰,是具身智能AI模型不太夠。為此,他們不斷探索,并與國內外公司合作,共同推動機器人領域多模態模型的發展。

  強腦科技在研發假肢時,也遇到過一個讓團隊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位大伯沒有右手,團隊人員便想教他用意識控制假肢,但結果收效甚微。“可能這位大伯早就忘了怎么控制每根手指。但我們的團隊沒有放棄,專門搭建了一套AI模型,讓他能像嬰兒學抓東西一樣,重新練習用意識控制假肢。”韓璧丞說。

  云深處科技的機器狗,也摔過不少“跟頭”。2018 年,他們把機器狗送到變電站做測試,才跑了幾個小時,機器狗足底的橡膠墊就磨沒了,機身還一個勁兒地發熱。“那時候才明白,實驗室里好用不算數,得能適應真實場景才行。”朱秋國回憶說。

  于是,朱秋國和團隊便開始結合具體應用場景來開發產品。如今,他們不僅研發出能在電力巡檢等場景里穩定工作的機器狗,還推出了能抗住刮風下雨的人形機器人。可以說,每一次故障,都是為下一次進步的積淀。

  科技向善:有溫度,才更有力量

  技術發展的浪潮,從未偏離以人為本的初心。杭州“六小龍”不僅在技術上不斷突破,更將“向善”的基因融入產品與應用,從幫助特殊群體到推動文化傳承,讓技術帶著溫度落地。

  強腦科技的腦機接口技術,正從解決特定人群的“痛點”,走向更廣泛的應用。韓璧丞提到,團隊早期產品多是幫助失去手腳的殘障人士重新生活、讓自閉癥孩子說話,未來還將從“痛”走向“大”,推出睡眠管理、體重管理等產品,提升人們生活質量,踐行腦機接口技術的普惠價值。

  云深處科技不斷聚焦“危險作業環境”的替代方案。朱秋國介紹,他們開發的防護型機器人,旨在代替人類進入高危復雜場景。這份“以終為始”的堅持,背后是對勞動者生命安全的切實守護。

  杭州“六小龍”的創業經歷,深刻詮釋了技術的普惠價值:群核科技的空間智能技術助力文化數字化;宇樹科技機器人未來計劃走進普通場景,幫助更多老年人群體;深度求索通過開源策略,不斷打破技術壁壘,讓全球開發者都能以低成本接觸到前沿AI能力……

  在烏鎮峰會的這場精彩對話里,人們不僅感受到這些互聯網創業者們堅定的選擇、艱辛的探索,更感受到了時代的機遇、技術的溫暖。他們展現了中國數智領域的創新實力,更傳達了以科技服務人、以創新惠及人的價值追求,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不斷注入鮮活力量。

  (撰文:雷渺鑫 孔繁鑫 張晨昊 任子薇 顧思域 叢芳瑤 編輯:李政葳)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